【我的經驗篇】第三十三章 懷念香港本土文化輝煌年代

【我的經驗篇】第三十三章 懷念香港本土文化輝煌年代

【2014年2月11日】七八十年代,香港創作界人才輩出,無論在小說、音樂、影視、雜誌都冠絕東南亞。那個時代,香港創意產業就像武俠小說的故事一樣,流傳着不少傳說、不朽神話,當年香港本土文化的興盛令人回味。最近文壇前輩沈西城先生出版了一本名為《本土文化滄桑史》的散文集,記錄了由60年代至80年代香港文化的人和事,今天,有人大呼捍衛本土的時候,我們更加應該去了解香港過往的歷史。

蕭若元身懶腦不怠

沈西城曾經加入過「佳藝電視」從事電視劇的創作,「佳藝」倒閉後,跟隨麥當傑加入「麗的電視」蕭若元創作團隊,沈西城在文章中有這一段記載:在籌備《大白鯊》時,蕭若元說﹕「長劇重感情戲,社會因素忽略不得,這方能拉住觀眾。」他跟吳偉榮依照蕭若元的指引「度橋」,由於要「重感情」、讓觀眾多流淚,有些情節不免加鹽添醋,煽情過度,曾因此引起內部創作人的不滿,但蕭若元善於化解矛盾。蕭若元工作有序,不像他的親密戰友麥當雄,日夜工作二十小時不言倦,他每日工作逾八小時,其他時間要看書。人說他懶,他直認不諱,懶在身,腦不怠,度橋遇到膠着狀態,先是眉一皺,繼而笑口開,勁道來了,一言戳破僵局,橋段通行無阻,這門功夫,環顧當年視壇,無人能及。

倪匡賺多少自己也記不清

1970年,北角「新都城夜總會」開張,沈西城經朋友介紹下認識倪匡先生,自此相交數十載,滄桑史中記載倪匡的文章極多,也有談及倪匡賺錢能力:最近上海朋友問我,倪匡寫了半世紀,到底賺得多少錢?我笑說﹕「咱不是倪匡!問倪匡呀!」上海朋友說﹕「問過了,他自己也不清楚。」嘿!連他本人也糊塗,旁人哪會知道!不過,掐指粗略一算,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,倪匡連劇本費在內,一月有逾十五萬收入,此數只增不減,那麼說從七○年至九三年他離開香港為止,稿酬收入至少超過四千萬,這還未把他衛斯理小說和武俠小說的版稅(港台)統計在內,因此,僅這二十年,倪匡的收入當近億元。

之後沈西城過檔「無線電視台」,第一項工作是改編由夏雨主演的《名劍風流》,然後創作了《京華春夢》及《紅顏》,離開電視台之後,「新藝城」掌舵人麥嘉找沈西城幫手,造就香港另一套電影經典,沈西城記載了當時情况:「一九八七年,接到一通電話,說麥嘉要見我,匆匆趕到「新藝城」,原來「新藝城」要跟日本「東寶」合作拍電影,戲名叫《中日神探》。離開時,一股嗓音從後叫我,那是舊日「佳藝」同事林嶺東,他一把拉我進他房間說:「西城!有沒有興趣寫劇本?」當然有興趣,一口答應。問寫什麼劇本?林嶺東躊躇了一會,抓腮說:「我們是老同事,不騙你,我還沒故事。」一問底下,方知林嶺東已有大半年沒開戲,我腦子一轉,忽地想起一則新聞,便是「忠信錶行」劫案,林嶺東聽了,拍腿連說了三聲「好」,越日我寫了五千字大綱,電傳嶺東。過了三天,電話來了:「麥嘉通過了。」電影上演後,在「金像獎」頒獎禮上,大放異彩,男主角周潤發奪得影帝,林嶺東晉升最佳導演,我雖獲提名「最佳編劇」,卻是名落孫山。這部電影後來獲選為二十世紀最佳五十部港產電影,它便是《龍虎風雲》。」

捍衛本土非保護自己利益

近年,經常有人打出「捍衛本土」的旗幟,我不以為然,本土不只是保護自己利益,本土不是止顧自己的感受,本土不是以外來人為敵,而無視普世價值。香港的前輩們告訴我們,本土是一種文化,一種態度,一種香港人特有的胸襟及創意,香港本土文化曾經可以得到亞洲人的欣賞及嚮往。所謂本土派,你們應該看看這本《本土文化滄桑史》,看看我們的前輩如果用他們的智慧創造過無數輝煌的本土價值。

正在加載【我的經驗篇】第三十四章 憑觀察力在創意業如魚得水
文字
背景
默認
白色
米色
灰色
淺綠
綠色
深藍
黑色
共0章
  1. Loading...